陕西各地因地制宜 创新农业模式确保粮食增产-糖酒商务网
欢迎来到糖酒商务网, 用户名: 密 码: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业内动态 外贸新闻 安全质量 技术新闻 统计数据 企业快报 展会信息 健康美食 市场行情 酒水新闻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葡萄酒 起泡酒 干白 干红 白酒 啤酒 保健酒
技术新闻  
陕西各地因地制宜 创新农业模式确保粮食增产
【糖酒商务网】 时间:2013-04-24 来源:本站整理 【收藏本页

虽然旱情有一定缓解,但前一段时间的干旱少雨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陕西省铜川渭南等地因地制宜,探索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模式,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渭南:滴灌技术保增收

    记者:“现在我就来到了临渭区官路镇北志道村村民任师傅家种植的大棚甜瓜地里,大家看到地面上有个黑色的管子,正是因为这些黑色的管子,任师傅家的三亩甜瓜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

    渭南市临渭区官路镇北志道村四组果农任金明:“从这个管子流到这,再由这个管子分到两边的管子,这水就滴到瓜系上了,不但节省水,还能让苗子更好的吸收。”

    老任说,过去的滴灌技术要打机井、装电机,铺设塑料管道,一亩地成本三、四千元,现在使用这种滴灌技术,只需要一台水泵、一个蓄水池和每年每亩地50元的管道钱,成本低,效果好。

    官路镇是我省设施大棚种植大镇,针对今年干旱少雨的天气情况,当地大力推广滴灌技术,目前设施农业采用滴灌技术达到80%以上,全镇2万多亩大棚经济作物在大旱之年实现了抗旱增产。

    铜川:地膜玉米大县看春播

    铜川市综合采用耐密品种、地膜覆盖、机械化耕作等旱地春玉米新技术,提高亩产。在宜君县,李德梅大姐在农技部门的推荐下,将28亩玉米地全部换成了耐密新品种陕单609。

    铜川宜君县南塔村村民李德梅:“这个苞谷的特点是轴细、颗粒深,颗粒重、高产,我的亩产能达到2000斤。”

    宜君县地处渭北旱原,蓄水保墒成为玉米高产丰收的关键。以往地膜玉米的覆盖膜以白色为主,但今年在县农技中心的指导下,李大姐把白膜换成了纯黑膜和黑白相间的地膜。

    宜君县南塔村村民李德梅:“以前那个白的,那个光照吸热太快,穿透力强,里面生杂草,今年弄下的这个黑地膜,这个保墒,再一个这不生杂草。”

    目前,国家已确定陕北、渭北旱塬13个县实施“旱作农业科技推广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并投资6000多万元对农民进行补助,铜川各县都在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确保大旱之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免责声明:
1、本文系网友投稿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
关于我们 - 服务指南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糖酒商务网 Copyright 2012 988826.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