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好合作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行企业统一供苗、供料,技术人员统一指导管理、统一防疫用药,按照合同约定,企业统一价格回收,养殖户与企业之间互惠互利,形成了稳固的产业养殖加工链条,提高了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共发展畜牧养殖合作社236个、养殖协会18家。二是加强产品认证促进品牌建设。开通绿色通道,搞好产品质量认证,对通过认证的品种给予现金奖励。目前,已有1家肉鸭加工企业获有机产品认证,1家畜牧加工企业获绿色猪肉产品认证,4家肉鸭企业获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质量认证,9家畜牧加工企业通过省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林府”、“阳都农丰”、“众志”、“鲁沂永鑫”、“龙海威”5个系列鸭产品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26家加工企业的畜产品获得进京、入沪销售资格,年供京、沪、江浙等地畜产品30多万吨。三是积极发展畜牧产品精深加工。通过技术扶持、参观学习等方式,引导畜禽产业向上游和下游两头延伸,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县畜禽加工企业已发展到7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6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