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受高温天气因素影响,多地蔬菜价格上涨,成品油价格上调也推高了运输成本,多因素叠加将使CPI出现小幅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对于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三坚持”,强调努力减轻物价上涨对群众生活影响等。分析认为,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背景下,下半年物价将平稳运行,但物价上涨因素仍然存在。
受高温影响食品价格上涨 7月CPI或为2.8%
根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受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的高温天气的影响,7月中旬以来,多数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上涨。
其中蔬菜受高温天气影响,价格从中旬开始出现持续上涨。肉类价格方面,7月总体回升,其中猪肉价格从5月中旬的年内低点已经出现连续两个月回升。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唐建伟预计,7月食品价格环比相比上月可能小幅回升,预计涨幅约为0.4%。
7月20日成品油价格上调,推高运输成本,同时部分地区受天气影响,成本叠加一定程度上推高物价水平。金银岛成品油市场分析师韩景媛说,此次调价为2012年9月11日以来最高上涨幅度。这将导致终端行业如运输物流方面成本增加。
不过,7月翘尾因素则相比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
综合上述因素,交通银行和兴业银行最新报告均预计7月CPI同比涨幅为2.8%,CPI同比连续两个月出现小幅回升的态势。
预计下半年物价整体平稳运行
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对于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三坚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这些政策为市场注入“强心针”,在宏观政策稳中求进的背景下市场对下半年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充满信心。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指出,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已经为今后一段时间CPI保持平稳状态奠定了重要基础。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总体需求不振的现状,决定了下半年物价仍会平稳运行。
唐建伟认为,下半年国内物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低:一是总需求弱势下估算产出缺口接近零值;二是货币基调保持稳健,未来市场流动性大幅宽松的可能性不大,短期物价水平不具有大幅上涨的货币条件;三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有震荡下行的可能,输入性通缩担忧犹存,尤其是工业领域通缩压力较大。
更为值得期待的是8月1日“营改增”将全国推广,并将影视等文化消费纳入改革范围。普华永道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间接税主管合伙人胡根荣表示,“营改增后,由于服务价格的"价内税成本"将不复存在,消费者购买货物和服务所支付的税额将整体下降。”
三、
唐建伟认为,虽然下半年物价不会出现大幅上涨,但同比涨幅可能将略高于上半年,下列因素仍不容忽视:一是在市场需求恢复、供给略有下降的情况下,猪肉价格可能温和回升;二是水电气等资源品的阶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将进一步推进,短期内对居民端价格有小幅上升影响;三是农民工市民化的较高经济成本、居民实际收入的提高以及人口红利减弱等因素将使得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进而通过成本端加价传导至最终消费价格、或直接推高服务价格;四是土地价格的反弹可能持续,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仍存,下半年租房、装修等居住类价格有一定上升压力。
机构预计,下半年CPI同比小幅回升至2.8%左右,全年CPI同比约为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