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烟台7月21日讯 烟台小麦种植再报佳绩。记者昨日从烟台市农业局获悉,位于招远市的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十亩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817公斤,刷新了农业部专家实打验收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烟台小麦高产攻关一直走在全国最前列。总体上,山东省的小麦育种引领全国,其中仅烟台市农科院选育并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小麦品种就达13个。目前,市农科院育成的小麦品种推广面积累计超过6亿亩,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300多亿元。
种子方面,烟台市掌握着大量优质苗种,以它们为基础,可以相继研发出中肥水、低肥水的小麦高产品种,能够适应不同县市区和地域环境的要求,保证全市各地小麦亩产整体走高。
同时,国家实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四大补贴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激发了创高产的潜在动力。在市级层面,烟台市研究出了成熟的深耕技术、精播栽培技术、晚播技术和氮肥后移等配套技术,可有效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
市农业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在播种面积减少7万亩的情况下,小麦穗粒数和粒重较常年略有增加。全市小麦总产预计达到94.8万吨,比上年增加10.1万吨,为历史较好水平;平均亩产385.8公斤,较上年增加7.6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十二连增”。其中,位于招远市的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十亩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817公斤,刷新了农业部专家实打验收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据了解,建国以来,烟台粮食高产多次刷新全省、全国纪录。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随着育种、栽培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更为夺高产创造了条件。2008年以来,为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市农业局对有关县市区承担的高产创建示范方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实行创建示范方名额的优奖劣汰方式,激发了各地对高产攻关管理技术的研究,相继涌现出了一批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当前,烟台承担的国家级和省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田面积达到145万亩,超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
》》》烟台小麦丰产纪录:
1997年龙口市前诸留村种植的小麦实打平均亩产731.73公斤,实现了我国平原区冬小麦亩产首次突破700公斤的新纪录;
1999年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种植的“莱州137”实打平均亩产773.86公斤,使全国小麦跨越了亩产750公斤的关口;
2014年招远市的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十亩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817公斤,刷新了农业部专家实打验收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