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烟台9月3日讯 (记者 王遥驰 见习记者 刘若镜) 9月1日中午12时起,黄渤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大量新鲜海产品出现在海鲜市场上,但由于今年中秋节假期紧随其后,造成各类海鲜价格涨跌互现,并未出现明显震荡。
根据烟台市价格监测中心提供的对烟台九田国际水产品批发市场海产品零售价格监测数据,8月28日(开海前一个监测日)与9月2日(开海后第一个监测日)相比,鲅鱼、带鱼、海螺、爬虾价格出现下跌,除爬虾每斤(500克)单价自20元降至15元跌幅较大外,其余三种海产品前后单价仅相差1元,跌幅不超过6%。另一方面,螃蟹、鲍鱼、海肠却出现价格上涨,平均每斤零售价格螃蟹由25元涨至30元,鲍鱼由50元涨至62元,但二者价格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海肠价格,不仅在两个监测日间由120元涨至130元,且比去年同期高出62.5%,价格堪比新鲜海参。烟台市价格检测中心负责人认为,这与今年夏季烧烤经营火爆、消费数量大有关。
9月3日上午,记者走访烟台红利水产市场。前来购买新鲜海产品的市民络绎不绝,各类海鲜价格仍旧呈现出与产品个头大小及新鲜程度密切关联的情况。数量较少的大鲅鱼每斤可以卖到25元。再以爬虾为例,9时许,新鲜爬虾单价价格约在18元,仅半小时后,价格即下降至15元。这一数字与烟台市价格监测中心提供的爬虾零售价格一致。
在一个海鲜摊位上,记者看到,带鱼被摊主根据大小共分为6档,每斤单价由低到高依次为8元、12元、15元、18元、20元、23元。一位摊主告诉记者:“偏口鱼,清早最贵的可以卖到1斤30块,到后来剩些小的就卖8块钱1斤。”当记者询问摊主所出售海鲜是否是当天的时,摊主回答:“你就放心吧,这两天海鲜都卖得特别好,绝对当天就全部卖完了。”对于一些犹豫的市民,不少摊主都表示,中秋快到了,海鲜一天一个价,要尝鲜,得趁早。
记者在红利市场看到,鲅鱼、螃蟹、黄花鱼等在市民中普遍受欢迎的海产品销售速度较快。据烟台市价格检测中心负责人介绍,9月1日开海后,大量渔船出海作业,但大多数捕捞船短期内无法返航,市场供应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而随着9月6日起中秋3天假期临近,市场消费需求大幅上涨,势必冲淡供应量上涨带来的价格下行压力,相反,部分海产品还将出现小幅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