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 吕宁丰) 3月31日,全市粮食工作会议召开,对去年工作进行总结,对今年工作进行部署。记者获悉,我市作为全省最大粮食调入市暨最大消费市场,全市粮食安全至关重要。2016年我市落实新增成品粮储备8000吨,确保出现应急情况下市民的供应。
粮食工作一头连着种粮农民利益,一头连着居民日常生活供应,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家确立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2016年是国务院实施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第一年,按照省市政府要求,全市粮食系统主动作为。面对自然灾害,在粮食库存高企、仓容紧张、价格低迷、销售疲软的情况下,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深入开展为农服务举措,坚守“不出现农民卖粮难”的工作底线,做到了合格粮食应收尽收,园满完成夏秋两季收购工作。全市累计收购粮食62.5万吨,其中,稻谷40.6万吨,小麦21.9万吨。
发生紧急状况时,我市粮食供应情况如何?能不能满足市场供应,会不会出现抢购和脱销现象?记者采访得知,南京地产粮食只能满足三分之一需求,三分之二粮食靠外调粮,是全省最大粮食调入市。作为省会城市,800多万人口吃饭问题十分重要,为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供应安全,我市建立了应急保供网络,共有粮食应急供应网点340个,应急加工企业25家,覆盖主城区和郊区。
同时,我市还与外调粮的东北、苏北、河南等地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稳定的粮源供应。其中,南京与淮安22家仓储加工企业签订《宁淮粮食应急保供协议》,建立了5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淮安大米能源源不断的供应南京市场;正常情况下,丰富本地成品粮市场供应的花色品种,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