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去超市购买食用油的时候,很少会想到中国超过8成的食用油(大豆油)都是用进口大豆压榨的。在2017年全年,中国累计进口大豆9553万吨,占全国粮食进口总量的89%,也占据了全球大豆出口的6成左右。
但是,随着中美在贸易问题上出现分歧,中国自4月起就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不但使得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下跌了20%,也让美国豆农叫苦不迭。但反过来看,随着美国大豆逐渐淡出中国市场,如何满足中国对大豆的巨大“胃口”也成了一个难题。
阿根廷遭旱灾、巴西大豆供不应求,中国将被迫进口美国大豆?
本来,阿根廷和巴西作为中国的主要大豆供应国,是能够填补美国留下的供应缺口的。但天公不作美,阿根廷在今年遭遇了30年来的最大旱灾,大豆的生长高度只有平时的一半,产量也可能要减少30%。而巴西尽管对中国的大豆供应量依然很高,但由于这个国家地处南半球,每年从9月中旬往后,大豆出口量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季节性下滑。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巴西和阿根廷都指望不上,那我们可以依靠俄罗斯其他国家吗,比如俄罗斯?但事实上,俄罗斯去年一年的大豆产量仅有350万吨,与中国庞大的进口量相比只是杯水车薪;而巴西、美国、阿根廷和中国占据了全球大豆产量的87%以上,其他国家加起来的产量也只有4000多万吨,除去自用的部分,最终能出口到中国的并没有多少。
如果俄罗斯等国是远水难解近渴,那我们何不自力更生,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呢?2017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17亿亩,位居世界第五,所以产量也只有1420万吨;据农业农村部预计,2018年国产大豆面积将增加1000万亩,产量增幅仅在5%左右。很明显,国产大豆的真正崛起仍需时日,在短时间内还难当大任。
这种情况下,外媒《油世界》在最近一期刊物上表示,中国将不得不重启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预计在2018年10月-2019年3月期间进口1500万吨美国大豆。那么,美国大豆真的将成为我们迫不得已的选择吗?
三年来首次,世界最大豆油出口国全力供应中国!
据路透社8heuristic29日报道,阿根廷农业部近日发布了一份声明称,该国三年来将首次向中国出口豆油。据悉,目前一艘货轮正在靠近罗萨里奥出口枢纽的Timbues港口装运2.9万吨豆油,此外还有两船豆油将会按计划运往中国,这两船豆油的数量合计为9万吨。而且,阿根廷政府还此前宣布,将在六个月的时间里实行逐步降低豆粕和豆油出口税。
通常情况下,中国往往大量进口大豆原豆,然后在国内加工成豆粕和豆油(每吨大豆可生产出大约0.18吨的豆油和0.80吨的豆粕);如今,如果中国不愿意继续购买美国大豆,那直接购买豆粕和豆油也不失为一个破局之策。
巧合的是,阿根廷正好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国。2016年,阿根廷的大豆油出口量为509万吨,占全球大豆油总出口量的45.9%;与此同时,阿根廷豆粕出口量占到其豆粕产量的95%左右,每年出口的豆粕高达3000万吨左右。
所以说,如果要找一个国家来满足中国对大豆的巨大“胃口”,它不会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美国,也不会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巴西,更可能是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反而会是阿根廷。有了这个世界最大的大豆下游产品出口国的强力支持,中国将拥有足够的底气对美国大豆说不!
关注【金十数据】,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财经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