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渔业发展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渔业地位不断提升。每年印发的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有渔业内容,水产养殖发展要求都有所体现。从2014年提出大力开展水产健康养殖创建活动,到2018年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再到2022年提出稳定水产养殖面积,水产养殖发展的重点、方向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在2022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宜渔则渔,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渔业,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农业农村部在2022年8月召开的“十四五”渔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提出,养殖业是我们保供的重头,要稳定养殖水域面积、推进绿色健康养殖、促进水产种业振兴,稳步提升现有生产能力,夯实水产品供给基础。 由此可见,稳定水产养殖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作为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丰富多样的水产品是“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拉特前旗盐碱地面积较大,宜渔水域众多,可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利用台田(上部分台地进行农业种植,下部分坑塘进行水产养殖,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技术改良盐碱地;发展小棚虾养殖,科学合理利用盐碱地。
小型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以下简称“小棚养虾”)是发源于江苏如东的一种新型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一般棚长50米,宽10米,水深0.8米,主要以浅层地表水作为水源,实施多茬南美白对虾养殖,2022年如东及周边地区单棚产量最高可超过1500公斤,多数温棚产量在1000公斤左右,由于该模式产量高、效益好、风险低,不仅在苏北沿海地区发展的如火如荼,在广东、广西、山东、浙江、东北、内蒙古等地也呈燎原之势。利用小型温棚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合理利用低盐度水体、全程增氧的一种集约化封闭式设施渔业养殖模式。
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不仅提升了重要水产品供给保障水平,也促进了渔民增收。今年乌拉特前旗水产服务中心在西小召镇福胜村巴市蓄源种养殖合作社试验示范两个小棚,70亩池塘养殖,5月8日左右小棚开始投放虾苗。小棚模式产量设计为1000斤/棚,每个小棚面积为一亩大小,每个小棚建设费用在25000-30000元之间,这种小棚投资虽稍大,但见效快、收益高,放养尾数每亩3-4万尾,按30条预算,亩产量1000斤左右,以我区近几年的虾价格均在35-45元/斤,每亩产值在35000-40000元左右,养殖周期60-70天卖虾,去了投资成本,每张棚收益在15000-20000左右,如果时间安排合理,可进行两批虾养殖。
来源: 乌拉特前旗农牧和科技局
作者: 张华
|